石家庄市山区发展地埂经济的前景分析_pp电子试玩入口在线登录入口
河北省林业局自2006年起,石家庄市已连续2年在8个山区县开展了地埂经济试点建设,试点面积5.5万亩。地埂经济建设得到了山区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也得到了项目区农民群众的拥护和响应,各山区县都顺利地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但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个别人甚至对石家庄市地埂经济建设的前景持怀疑态度。
为了准确判断地埂经济的发展前景,分析把握地埂经济的发展潜力,今年4~8月,项目办对部分山区县的项目区和基层群众进行了认真调研。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发展地埂经济的现实条件和建设现状,深入了解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真实想法,更加坚定了继续推进地埂经济建设的信心。一、发展地埂经济的重要意义和前景石家庄市8个山区县有山场面积1256.7万亩,农业人口233万人,耕地面积295.4万亩,其中适宜发展地埂经济的梯田坡地约210万亩,发展地埂经济的潜力十分巨大。
发展地埂经济,就是在坡耕地或林地的内外边缘处种植经济林树种,以获取经济收益。从种植实践看,地埂经济林对大田作物或林木的遮光、胁地效应不太明显,对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发展地埂经济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可充分提高土地的复种系数,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可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习惯,丰富山区的种植模式;四是可有效减轻山区水土流失,极大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据调查测算,石家庄市山区坡耕地、林地的地埂系数0.12~0.22,每亩适宜栽植乔木的平均株数为25株,栽植灌木的平均株数为80株;若在210万亩坡耕地、退耕还林坡地上发展地埂经济林,就相当于扩大了35.7万亩的林地面积。
平山县部分乡镇的成龄地埂花椒,每亩可产椒30公斤,亩产值450元。鹿泉市谷家峪村地埂香椿栽植第3年即可采掰,至第6年地埂亩产量达到50公斤,亩均产值400元。
若以成年期地埂经济林每亩年均收入400元计,210万亩地埂经济林将年均增收入8.4亿元,山区农民人均年增收360元。因此,在山区发展地埂经济有着广阔的前景,是一项既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又利民富民的林业工程。二、国内与石家庄市地埂经济建设的现状在地埂经济建设上,甘肃省陇南市无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05年11月,石家庄市林业局组织部分山区县林业部门的主要领导到陇南市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该市地埂经济建设的有关情况。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辖8县1区,总人口271万,农业人口236万。
属典型的土石山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耕地总面积858万亩,其中6°以上坡耕地769万亩。经过10年的建设,该市目前40%的坡耕地已实现了以花椒为主的地埂经济林化,在起步较早的地方,地埂上的花椒、核桃、银杏、油橄榄等经济林收已占农民收入的45%,地埂经济与大田粮食作物收入的比例大体为1∶1,全市地埂经济年产值2.8亿元,有80万农民通过发展地埂经济实现了脱贫致富。武都区马街镇下南山片90%的农户花椒收入超过千元,有28户花椒收入过万元,成为全市有名的“椒香民富,林茂粮丰”的富裕区。
石家庄市山区县也有在地埂上栽种经济林树种的传统习惯,如平山、井陉的地埂花椒,赞皇的地埂大枣、金银花,鹿泉的地埂香椿等。地埂经济林已成为这些地方家庭收入的重要构成,如鹿泉市谷家峪村的6年生香椿亩产值达2000元。
在市政府的支持和市林业部门的号召下,8个山区县2006年地埂经济试点建设2.5万亩,2007年试点建设3万亩。目前,山区农民对发展地埂经济有一定的认识和积极性,但规模不够,效益不均,地埂经济在石家庄市整体呈现为零星种植状态,正处于以行政推动为主的起步阶段,农民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尚未调动起来。因此,在成规模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必要的资金扶持。
三、地埂经济建设的思路(一)坚持原则。地埂经济建设应以调整结构、发展特色、增加收入、改善生态为宗旨,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规范栽植、讲求效益的原则;瞄准市场需求,突出综合效益,强化科技管理,创新建设模式,完善建设机制。
在树种选择上尊重农民意愿,突出本地特色,立足乡土树种,适当发展新颖树种;在发展范围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坡地、已开发治理荒山的地埂、水平沟沟沿、条田内外沿、渠道两岸等处作为建设重点。实现林果药菜合理搭配、发展地埂经济与粮食生产相得益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二)建设目标。
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在8个山区县发展地埂经济200万亩,使适宜发展地埂经济的坡耕地、坡林地基本实现地埂经济林化。建设应遵循试点、示范、推广的工作思路,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三)建设模式。依据我市山区的立地条件、气候特点及种植习惯,在品种、树种配置上,宜采用以下建设模式:1、田乔模式。
在坡耕地地埂上,种植枣树、花椒、香椿、核桃、柿子、板栗、石榴等经济林树种,大田种植农作物、油料作物、瓜菜等。2、田灌模式。在坡耕地地埂上,种植金银花、枸杞、连翘、文冠果等灌木药用或油料树种,大田种植农作物、油料作物、瓜菜等。3、林灌模式。
在退耕还林坡地的沟沿或其它林地的条田沿上,种植金银花、枸杞、连翘、文冠果等灌木药用或油料树种。四、推进地埂经济建设的主要措施实现地埂经济建设的前述目标,市、县、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行政、政策、经济、科技等手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一)广泛进行宣传发动。
地埂经济建设在石家庄市虽不属于新生事物,但由于多年来山区群众对此认识不够,对发展地埂经济的潜力体会不深,再加上种植规模小、产品自给自足,因而农民自主发展地埂经济的热情不高。为此,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宣传媒介,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发展地埂经济的意义、效益和前景,同时树立一些地埂经济搞得好的典型村或典型户,引导农民开拓眼界,更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建设积极性。(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资金投入是地埂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要坚持以土地承包者或经营者为主体,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但在建设的初始期,市、县两级财政应给予经营者必要的资金支持,主要用于苗木购置费的补助,使他们渡过起步阶段的资金难关。(三)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工程建设要立足高标准、高起点,树立高效开发意识,以科技促管理,以管理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大枣、花椒、香椿、石榴及灌木树种的良种苗木栽植率要达到100%,核桃、板栗、柿子等嫁接苗栽植率要达到50%以上。技术人员要深入乡村开展现场技术培训,切实使农民群众掌握地埂经济建设所需的实用技术管理知识,从而更好更快地推进地埂经济的发展。(四)增强典型带动效应。
在地埂经济的优先发展区和成效显著区,通过组织现场参观、受益者经验介绍等方式,推广好的建设模式和工作机制。地埂经济建设应遵循试点、示范、推广的工作思路,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对典型示范区,要在资金、技术、物资、宣传等方面予以倾斜,增强典型的带动效应。
(五)纳入工程管理范畴。地埂经济建设和管理应参照林业重点工程的管理模式,纳入工程管理。
外业工程建设结束后,任务县要编制出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其中的文字说明、表格和工程布局图均要三者齐全。市林业主管部门要不定期对各县地埂经济的建设进度、建设质量、林木管护等情况进行检查、核实及督导,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规范和高标准。
本文关键词:pp电子试玩入口,pp电子试玩入口官方网站,pp电子试玩入口网页版登录入口,pp电子试玩入口手机APP下载,pp电子试玩入口在线登录入口,pp电子试玩入口官网登录入口
本文来源:pp电子试玩入口-www.macropharma.net